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在线看一_日本一道本电影_中国一级毛片国产高清_日本三级中文字幕

當前位置: 首頁 > 安士全書 > 萬善先資 > 勸求功名者

勸求功名者

卷二因果勸(下)
勸求功名者(以下言求福不宜殺生)

【原文】[發明]海內操觚〖操觚(gu),撰寫文章】之士,夙而興,夜而寐,繼晷焚膏者,曰為求功名也。父詔子,師勉弟,惟日不足者,曰為求功名也。然而少年之士,每有早掇巍科〖巍科,古代稱科舉考試名次在前者〗。博古之儒,往往懷才不售〖不售,科舉考試未中〗。非榮枯得失,操之者天耶。既操之天,則合天而天佑之,違天而天棄之,必然之理也。戒殺一端,文人每視為緩圖,以為此特佛氏之教耳。噫。豈佛氏好生,吾儒獨好殺乎。昔程明道,主上元縣簿,見鄉多膠竿以取鳥者,命盡折其竿,然后下令禁止(出宋史)。而呂原明,得程氏正傳,然累世奉佛,戒殺放生。為郡守時,署中多蓄筍干,鰒魚干,以代水陸生命(見圣學宗傳)。彼誠見好生惡死,天心所在,不可違耳。人能以天地之心為心,則福祿隨之矣。

【譯白】[發明]世間勤奮讀書之人,黎明而起,深更方睡,夜以繼日,只為求取功名。父親告誡兒子,老師勉勵學生,終日埋頭苦讀而猶恐不足,只為求取功名。然而每有少年之士,早登高科的。而博古通今之老儒,往往懷才不遇。豈不是榮枯得失全由上天主宰嗎?既由上天主宰,那么只要存心行事合乎天心,上天必然護佑他。若是違逆天心,上天必然厭棄他。這是必然之理。對于戒殺,文人每將此當做無關緊要之事,認為這不過是佛家所提倡的罷了。唉!難道佛家好生,儒家就獨好殺嗎?當年程明道先生(即北宋儒者程顥)任上元縣簿時,見鄉民多用膠竿取鳥,命令全部折斷肢竿,然后下令禁止打鳥。而呂原明(即北宋呂希哲)深得程氏正傳,其家世代奉佛,戒殺放生。呂原明任郡守時,官署中常貯存許多筍干、鰒魚干,以代替水陸生命。像這樣的儒者,才真正認識到好生惡死便是天心所在,不可違逆。人若能以天地之心為心,則福祿自然就隨之而來了。

摘自《安士全書萬善先資:勸求功名者

看網友對 勸求功名者 的精彩評論